顶端新闻两项目入选河南文物全媒体传播精品推介活动
顶端新闻两项目入选河南文物全媒体传播精品推介活动
顶端新闻两项目入选河南文物全媒体传播精品推介活动
去年8月,首架马来西亚鲜食(xiānshí)榴莲(liúlián)包机平稳降落郑州机场,正在有序卸货。本报资料图片 姚自力 摄
郑州机场运营忙碌有序(yǒuxù)。本报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聂冬晗 摄
□本报记者(běnbàojìzhě) 孙静 郭北晨
卢森堡,欧美(ōuměi)物流分拨的中心点;马来西亚吉隆坡,辐射东南亚、中东等国家的核心集疏点。打开一张世界航线地图,你会(huì)发现(fāxiàn),位于中国中部的河南郑州,正以二者为枢纽,分别向西、向南,织起两条密集覆盖全球(quánqiú)重要经济体的“空中丝绸之路”。
郑州与卢森堡的故事(gùshì)早已(zǎoyǐ)成为中欧合作共赢的典范。十余年来,以空中交通走廊为基础,两地以货物流(liú)带动人流、资金流、信息流互动,实现经济、文化、战略层面的深度(shēndù)合作,为“双枢纽”理念的探索提供了宝贵经验。
而基于(jīyú)这些经验,河南将“在全球范围内布局推广‘双枢纽’创新模式”作为实现(shíxiàn)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经验法宝和关键路径。
去年6月,中(zhōng)豫航空集团与马(mǎ)来西亚机场控股公司在(zài)郑州签署《空中(kōngzhōng)丝绸之路(sīchóuzhīlù)中马航空货运枢纽项目商业支持谅解备忘录》,开启了河南在东南亚推进(tuījìn)郑州—吉隆坡“双枢纽”项目的新篇章。一年来,郑州—吉隆坡“双枢纽”建设成效如何?河南以“双枢纽”为抓手,全球化布局航空物流网络的步伐是否踩实?连日来,记者走访相关单位与行业人士,探寻“空中丝绸之路”建设的新动态。
郑州(zhèngzhōu)—吉隆坡“双枢纽”建得怎么样?
不少人发现,如今郑州大街小巷的(de)水果店里,几乎都能买到马来西亚、泰国等地的新鲜水果,榴莲、山竹……它们已经像(xiàng)苹果、橙子一样(yīyàng)常见,且价格亲民。
“水果(shuǐguǒ)自由”的(de)背后,与吉隆坡飞郑州的水果包机(bāojī)航班密不可分。从去年8月首航时的每周1个班次,到每周3班,再增加至如今每周6班,每班30吨左右的水果等东南亚特色产品,源源不断从郑州快速分拨至全国各地。这是国内普通消费者所能感知到的郑州—吉隆坡“双枢纽”建设(jiànshè)的最直接(zhíjiē)成效。
“郑州—吉隆坡(jílóngpō)货运航线今年前5个月运输货物近7000吨,其中进口超2000吨,主要为榴莲、山竹、椰子、菠萝等,货运量(huòyùnliàng)已经超过去年全年(quánnián)总量。”河南航空货运发展有限公司国际业务部副经理(fùjīnglǐ)许宏宴说。
对于马来西亚的消费者而言,“双(shuāng)枢纽(shūniǔ)”建设为(wèi)他们带来的则是更加丰富的“中国制造”网购货品,以及2至3天就能收货的高效物流体验。
在郑州机场国际快件中心,记者看到,约(yuē)3万平方米的场地外,几十辆大货车正排队卸货,来自(láizì)全国各地的跨境电商包裹在这里分拨。“这批货物今天夜里要装机(zhuāngjī)飞往吉隆坡,有40多吨,都是各式各样的家居用品(jiājūyòngpǐn),飞机明天早上就能到。”现场(xiànchǎng)分拣货物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。
航线开通是(shì)基础,不断扩大吸收稳定的货源才是推动(tuīdòng)“双枢纽”稳定运行的关键。
河南航空货运发展有限公司货运市场营销部副(fù)主管李常亮介绍,当前,东南亚各国对我国(wǒguó)跨境电商产品需求旺盛,从郑州到吉隆坡(jílóngpō)的航班(bān)载货以跨境电商出口产品为主,市场对运力需求在持续走高,“预计很快就要加密到一周9班”。
进口(jìnkǒu)方面,河南顺水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(gōngsī)是主要运营公司,“吉隆坡的航班多、地理位置好,除了进口水果,公司还在不断扩大(bùduànkuòdà)周边国家的特色货源。目前,印尼的鳝鱼(shànyú)、海参、鱼胶等产品也在通过吉隆坡‘一单到底’抵达郑州。”该公司总经理黄华丽说。
水果尤其是(shì)鲜食榴莲(liúlián)进口不是一买一卖那么简单,需要协调货舱、航班、通关、中转等多个环节。而跨境电商货品(huòpǐn)的高效离港,也同样需要全环节的便利化。如何保障?背后是郑州(zhèngzhōu)—吉隆坡“双枢纽”建设的重要一环。
6月13日夜间,马来西亚瑞亚航空(hángkōng)TH861航班从吉隆坡飞抵(fēidǐ)郑州,载有树熟榴莲、山竹等鲜食水果(shuǐguǒ)。货运站工作人员卸货清舱后,水果被转运到不远处的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(chǎngdì)。郑州机场海关工作人员根据规定随机开箱(kāixiāng)抽检,仅用20分钟,这批水果就获准离开监管场地。
郑州机场海关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为服务“双枢纽”建设(jiànshè),海关创新推出“智能审批”“智慧审证”“中心+现场(xiànchǎng)”等措施(cuòshī),提高检疫审批、单证(dānzhèng)审核、现场查验等各环节效率,保障做到“即到即查合规即放”。
更令企业看重的,是机场、海关等协同推动“空空中转”物流(wùliú)模式落地。通过这一模式,来自(láizì)省外的跨境电商货物经郑州(zhèngzhōu)机场可快速转运至吉隆坡,而来自马来西亚的货物也(yě)可直接换装其他国际航班中转至第三国,极大提升了郑州—吉隆坡“双枢纽”集散功能和效率。
为何要复制推广“双(shuāng)枢纽”?
“‘双枢纽’建设是内陆河南(hénán)开放(kāifàng)发展的重要突破口。”我省航空物流高质量发展研究院项目办负责人管文佳认为。
放眼国际,愈发复杂多变的世界政治经济环境(huánjìng),对(duì)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提出(tíchū)更高要求。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间,构建起政治互信、政策稳定、风险可控的“双枢纽”模式,成为航空物流(wùliú)发展的重要方向和现实需求。
环顾四周,河南航空(hángkōng)物流发展也(yě)面临资源挤压、空间受限的(de)挑战。“当前,京津冀(jīngjīnjì)、长三角、珠三角以及成渝区域,都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机场群,对周边货源有比较好的辐射和(hé)掌控能力,不少机场还有世界巨头物流公司(gōngsī)支撑。位于中部的郑州机场想要进一步谋求发展,就要去总结之前适合自己的、比较好的发展经验,从夹缝中跳出来,寻找自己的路径。”管文佳说。
郑卢“双枢纽”的成功成为(chéngwéi)河南谋求弯道超车的底气。据统计,从2014年6月(yuè)首条郑州至卢森堡货运(huòyùn)航线开通,依托“以郑州为亚太物流中心、以卢森堡为欧美物流中心”的“双枢纽”合作模式,10多年来,郑卢“空中丝路”已经覆盖欧美亚三大洲200多个城市,郑州机场货邮(huòyóu)吞吐量也从2012年的15万吨(wàndūn)跃升至2024年的超80万吨。在双方合作中,中方投资收益(tóuzīshōuyì)超110亿元。
在郑卢(zhènglú)“双枢纽(shūniǔ)”强有力的带动下,10多年前还没有成形洲际货运(huòyùn)航线网络的河南,如今已经累计吸引33家全货运航空公司在郑州(zhèngzhōu)运营,开通国际地区全货机航线43条,通航欧洲、美洲、亚洲31个国家,成为(chéngwéi)河南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、建设国际航空货运枢纽、打造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支点的强有力支撑。
“郑州(zhèngzhōu)—卢森堡、郑州—吉隆坡等合作案例已经(yǐjīng)证明,‘双枢纽’模式(móshì)能够有效整合航线资源、降低物流成本、实现互联互通,并将带动特色产业集聚发展。”李常亮认为。
这并非全部。事实也已证明,“双枢纽”在通道建设(jiànshè)等“硬联通”基础上,推动实现的经济(jīngjì)文化战略深度“软(ruǎn)联通”合作,更为河南开放发展带来广阔空间。
在设定郑州—吉隆坡“双枢纽”模式建设方案之初,更多考量便在其中。“近年来(jìnniánlái),东盟已成为我省最大的(de)贸易合作伙伴,而马来西亚是中国(zhōngguó)在东盟成员国中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和最大的进口来源国,航线网络覆盖世界主要市场(shìchǎng)和RCEP区域,通过‘双枢纽’建设,我省与马来西亚及东盟国家的经贸(jīngmào)往来、产业合作必将开启新篇章(xīnpiānzhāng)。”中豫航空集团相关负责人说。
“双(shuāng)枢纽(shūniǔ)”联通的(de)是中马双方,是共赢的合作。马来西亚交通部部长(bùzhǎng)陆兆福同样对“双枢纽”建设寄予厚望:“马来西亚与河南的合作不仅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,也将提升区域航空物流能力,促进更加紧密的经贸往来,要加快推进吉隆坡机场(jīchǎng)与郑州机场‘双枢纽’合作,携手建设更加顺畅、高效的中国—东盟‘空中丝绸之路’。”
“双枢纽”模式迈向(màixiàng)全球还有几步?
走访中记者发现,对于复制推广“双枢纽(shūniǔ)”模式,东南亚不是(shì)首站,更不是最后一站。以“双枢纽”为支点,河南谋求的(de)是多点布局、构建起覆盖五大洲的自主可控航空物流网络。
今年4月,在郑州至利雅得全货运航线开通的(de)基础上,沙特航空货运公司与中豫航空集团签署“双枢纽”建设合作备忘录,共同研究拓展在模拟机(mónǐjī)、飞行培训、飞机租赁等方面合作的可能性(kěnéngxìng)。
在(zài)利雅得(lìyǎdé),沙特民航总局局长(júzhǎng)阿卜杜勒阿齐兹·杜艾勒吉见证了备忘录的签署。他(tā)希望能进一步拓展沙特阿拉伯至中国直航航线,提升人员和货物的互联互通,推动双边贸易和旅游活动的增长。郑州—利雅得“双枢纽”建设蓝图呼之欲出。
多点布局(bùjú),河南(hénán)走得很快(hěnkuài)也很稳。去年12月,中豫航空集团已(yǐ)与(yǔ)埃塞俄比亚航空集团签署合作备忘录,将依托埃塞俄比亚航空覆盖非洲及中东地区的航线网络优势,打造(dǎzào)郑州—亚的斯亚贝巴“双枢纽”,为两地经贸(jīngmào)往来建立新通道;今年1月,中豫航空集团与墨西哥费利佩·安赫莱斯国际机场及奥胜货运航空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,将构建以郑州为枢纽覆盖亚洲地区、以墨西哥城为枢纽覆盖拉美等区域的“双枢纽”合作模式。
“复制推广‘双枢纽’合作(hézuò)经验(jīngyàn),是我们进一步拓展航线网络、提升枢纽量级的(de)重要抓手、重点方向。”中豫航空集团相关负责人坦言,多年来,河南(hénán)通过郑州—卢森堡合作模式,积累了以资本为纽带的利益共同体发展路径;通过郑州—布达佩斯合作模式,首创海外货站资源互换与信息互通,探索出基础设施“硬联通”与规则标准“软(ruǎn)联通”的深度融合模式;而郑州—吉隆坡合作模式,则以榴莲(liúlián)专线撬动东盟市场,同步推进运力合作、基建联动、产业融合,有望形成(xíngchéng)“通道经济—平台经济—生态(shēngtài)经济”的价值跃升闭环。“我们有经验、有能力、更有底气沿着国家(guójiā)共建‘一带一路’的步伐,到更广世界(shìjiè)推动实现更多合作。”
全球复制推广“双枢纽”模式,河南有着明晰的“路线图”和(hé)“日程表(rìchéngbiǎo)”——
巩固一批成熟枢纽(shūniǔ)。如深化郑州与卢森堡、布达佩斯、吉隆坡的运力协同,拓展货运第五航权,加密(jiāmì)客货运航线频次。
培育一批新兴节点。如在中东(沙特)、非洲(埃塞俄比亚)、拉美(lāměi)(墨西哥)等区域加快布局,形成(xíngchéng)多点联动格局。
创新一批(yīpī)合作机制。如(rú)探索“郑州一届、境外一届”双年论坛机制,提升河南在全球航空物流领域话语权。
然而(ránér)“双枢纽”全球推广并非坦途,面临航权谈判(tánpàn)、文化差异、政策波动(bōdòng)等诸多挑战。如何针对实际问题不断提出差异化解决方案,将是重重考验。
可喜的是(shì),不久前,全球航空物流“双枢纽”合作(hézuò)模式研究课题启动会在郑州(zhèngzhōu)召开,标志着针对这一命题的常态化研究正式启动。未来,该课题研究将着力构建“政产学研用”一体化协同推进机制,为“双枢纽”实践提供有力智力(zhìlì)支撑。可以期待(qīdài)的是,随着更多实践的深入推进和理论研究的开展,“双枢纽”合作模式有望从“郑州经验”到更广阔空间内为区域合作(qūyùhézuò)提供借鉴。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